情书大全
这辈子就是为小说而活
来源:情书网|www.776226.com
时间:2025-04-12 08:56:47
责编:admin
人气:
“她这一辈子就是为小说活的。”在著名文学评论家、多年故交陈思和眼里,王安忆唯一的“本事”就是写小说。“如果一位作家内心装的东西太多,他在某段时间一定会离开小说,因为每个事物发展都会有高潮和低谷,但王安忆从未离开,她始终陪着小说。”也许,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,让王安忆在30多年间始终保持着高产,并不断变换写作题材和写作方式。德国汉学家顾彬称:“自1979年以后,没有人能像她那样写出这么多值得严肃对待的作品。”
11月,王安忆受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之邀,到该校进行为期两周的驻校讲学,并参加“2014喻家山中国当代文学秋季论坛”等一系列活动。14日,在湖北省作协主办的“我们爱读书会·王安忆作品朗读会”上,记者与王安忆近距离交流,畅谈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--小说。
写作是宿命
作品不常被改编是好事
母亲,著名作家茹志鹃。
父亲,人艺著名导演、作家王啸平。
在许多人看来,王安忆走上文艺这条路是水到渠成的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文革中,身为归国华侨的王啸平被划为“右派”,这让茹志鹃坚决反对孩子们走文艺道路。
1970年,16岁的王安忆离开上海,去安徽淮北农村插队。她在写作方面的才能是在一封封写给母亲的信中被发掘出来的。“那时她也没书可看,觉得小孩子写的东西还蛮好看的。”在母亲的建议下,王安忆开始每天写日记。后来,在母亲的“帮助”下,王安忆的一篇散文被收录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知识青年的散文集里。虽然这本书最终没有出版,但给了王安忆很大的鼓舞。
王安忆在接受采访时,曾多次提到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“国际写作计划”这段经历。在那里,她结识了台湾作家陈映真,“那时,我们刚从知青的命运里挣扎出来,带着很多愤怒,但陈映真对我说,你看看周围,每天发生那么多世界大事,你这算什么?”王安忆说,在与陈映真的争论中,她开始思考自己真正的理想和真正所向往的生活,“没有他,我今天可能不是这个样子”。
从美国回来后,王安忆发表了《小鲍庄》,展现了一幅特殊的历史、地理、文化生活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的世态图,成为1985年轰轰烈烈的“寻根”文学思潮的重要收获。“写《小鲍庄》时,把我归到‘寻根文学’,写《长恨歌》时,我又被归为海派。”王安忆似乎并不太满意这样的分类,她说,“这可能跟我关注的题材有关,一类是上海,一类是农村”。
2000年,《长恨歌》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,此后陆续被改编为电影、话剧等各种艺术体裁。但是除此之外,王安忆的多数作品似乎与影视无缘。对此,王安忆反倒觉得是好事,“我在写小说时将叙述性贯彻得很彻底,而叙述性的东西很难转化成直观的影像。我希望自己永远保持这一点。小说的好看和电影的好看是不一样的,我觉得这不是坏事,如果交给影视,就要准备忍受不同程度的误解。我基本上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”。
文学创作进入平淡期
青年作家应学会和这个世界对话
对于中国的当代文学,王安忆认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经历过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,但是现在的写作比较平淡。究其原因,王安忆认为,“因为当初很多社会矛盾都开始在解决,另外,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,人会稍微放弃精神方面的东西。但是所有事情都是有周期的,我们现在可能走在平淡期,但会越来越好,走到另外一个高潮”。
谈及当下的潮流文学,王安忆表示她并不太清楚什么是潮流文学,“但我知道,现在有些特别著名的所谓作家,完全是给出版商包装出来的。”她同时指出,长篇小说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,“这个跟市场化有关,短篇、中篇都是专业、精英化的,但出版社希望是长篇,可以推动宣传,拉动销售。包括政府奖项,往往给长篇。但是,你都完全没想好,就把小说拉长,那就是注水。这两年,长篇小说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,对写作的伤害非常严重”。
活动现场,有读者提到当下备受关注的两位青年作家韩寒与郭敬明,王安忆坦率地称她没有过多关注。反而,她提到了另外一位不太知名的青年女作家张慧文。“我没有见过她本人,只在杂志上读过她的作品,主要是短篇。我记得她的一篇小说,故事很简单,一位狱警押送一个重病犯人回乡。途中 ,两人住在一个房间,黑暗中,狱警听见犯人在呻吟,他纠结于要不要起身探视,最终他没有。天亮,犯人死了。作品的文字干净,结构合理,最重要的是,作品体现了年轻作者对周围环境的一种关心。”王安忆认为,这种关心是当下青年作家最最缺乏的,“作家应该以自己为圆心,尽量扩大半径去感知这个世界,关心身边的人,学会和这个世界对话,而不是自说自话”。
不识“2B青年”
文学教育只为培养好读者
2004年,王安忆加入复旦大学,开设文学写作硕士班。用陈思和的话说,这个班就是培养作家的。但是,王安忆在许多场合公开表示,作家是不能被培养的。那么,文学院存在的意义在哪里?“文学写作硕士班”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?“谈到作家培养的问题,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事情。我始终认为,文学是需要天赋的,而天赋是不能教的。另外一部分则由你的生活经验来决定。”王安忆说,她本人就没读过大学,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写作教育。“可是,我后来发现,文学还是有一部分可以教的东西,这部分就是技术性的东西。比方说,小说的虚构能力,框架和结构,包括语言。我至少可以让学生知道,什么语言是好的语言,什么语言是垃圾语言。还有虚构的能力。比如,你有很多生活经验,问题是,你要把这些经验里生发的情感,通过一定的技巧虚构成一个故事,那就是一种能力。”王安忆进一步指出,“现在有一些作家,很快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耗完,写了一两篇作品很好,之后却难以为继……我觉得我们的教育,可以让写作变得职业化一点”。
活动现场,有青年读者当场犀利发问,称如今“2B青年”当道,文艺青年反倒成为被嘲讽的对象。对于这个问题,王安忆着实有点蒙。显然,从不使用电脑的她不太理解这个网络热词的含义。在经过一番解释后,王安忆才恍然大悟,继而深有感触。“我在复旦教学,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现在的孩子们很容易被一些肤浅粗鄙的东西逗乐。”王安忆说,“在这个时代,你要告诉他们文学是重要的,简直不可能,你说文学使你的生活有趣,他们也不相信,因为这个世界有趣的事情太多了。所以,我的目标很低,就是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”。
相关阅读:
为您推荐:
猜您喜欢:
- 最感人的表白情书
- 如果有来生 ,我仍然爱你
- 肉麻情书
- 一封伤感的表白情书
- 经典三行情书,猎取美人心
- 写给女朋友的第一封情书
- 最感人的伤感情书
- 我们一起变老_一起长大慢慢变老
- 最搞笑情书
- 遗失在流年里的情书
- 感谢上帝,让我遇见你
-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情书1
- 中国古代九大经典情书欣赏
- 拿什么思念你 我的爱人
- 由100个数字组成的经典情书
- 如果爱,请深爱
- 无条件的想到你
- 不经意间与你相遇
- 我们一起长大慢慢变老 一起变老
- 初恋情书:我的心属于你
- 唯美爱情经典语录
- 史上最感人的歌名情书
- 大冰:说得清的,都不叫爱情
- 心底永远的爱